加快恢复乡村旅游 助力扩内需促就业
经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批准的《关于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在部署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任务中,明确提出加快恢复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
《报告》把加快恢复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作为释放消费潜力的重要举措,纳入实施扩大内需战略之中,既是对乡村旅游与休闲农业对冲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带动行业复苏积极作用的肯定,又是对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进一步丰富国内市场供给与更好满足居民消费需求的期待。
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对于释放消费潜力具有双向促进作用,既能在供给侧丰富产品供给,又能在需求端夯实购买力基础。乡村旅游与休闲农业具有距离城市客源市场近、可进入性强、亲近自然、活动范围分散等特点,成为居民出游热点和行业复苏的“主阵地”。五一假期,北京市乡村旅游共接待游客66.6万人次,恢复到去年同期的23.2%;营业收入7900万元,恢复到去年同期的34.1%。另一方面,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是农村居民灵活就业、脱贫增收的重要载体。疫情防控期间,不少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经营者利用网络平台、直播、短视频等推介景点并销售当地土特产,有力促进了农民增收,一些因疫情滞留的农民工找到了就业新门路。因此,加快恢复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对于深入挖掘和激发国内市场供给与需求潜力、增强内需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具有突出的现实意义。
随着国内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城乡居民出游需求加快释放,旅游行业复苏态势明显。笔者认为,进一步发挥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扩大内需的积极作用要在三方面下功夫。
一是用好用足支持政策。疫情发生以来,国家和各地出台了系列支持旅游业恢复发展的有力措施。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也从加快补上“三农”领域突出短板的角度为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持。用好用足这些政策,努力克服疫情冲击和影响,是当前乡村旅游与休闲农业发展的重点。特别是要把这些政策和措施与提高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高质量发展内涵结合起来。如积极争取把乡村旅游餐饮服务、安全生产、电子商务等纳入对农民技能培训的支持之中,提高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从业人员专业技能,更好地满足游客需求。
二是积极适应新需求。乡村旅游与休闲农业不再是简单的“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做农家活、看农家景”集合,而是融合了休闲旅居、健康养生、乡村文创、农事体验、电子商务等新需求和新业态。这就需要根据市场需求变化和业态创新要求,做好乡村旅游与休闲农业提档升级工作,面向游客提供更安全的旅游环境、更优质的旅游服务、更丰富的旅游活动、更全面的旅游体验。
三是做好规划引导。以今年“中国农民丰收节”为契机,做好乡村旅游与休闲农业的系列特色产品、主题活动的策划与推广,持续营造市场热点,带动旅游消费。同时,结合各地“十四五”文化和旅游规划编制工作,做好“十三五”乡村旅游与休闲农业发展成效与经验的总结、发展瓶颈的诊断,积极谋划未来五年的发展方向、重点工作、重大项目等,为乡村旅游与休闲农业助力扩大内需提供规划指引。
免责声明:
1、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金普华产业研究院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