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安吉深化美丽乡村建设—美丽乡村政策解读
创建生态省、打造“绿色浙江”,农村是重点、是难点,也是主战场。10多年来,在“八八战略”指引下,安吉在全国率先提出建设美丽乡村,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开启了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的全新路径,实现了生态良好、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的目标,成为绿色发展的生动实践。
一、生态建设打造美丽乡村
15年来,安吉以美丽乡村建设为载体,将187个村庄作为一盘棋统一规划,开展环境整治。目前,农村污水处理、清洁能源利用、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等13项治理措施实现全覆盖。在灵峰街道大竹园村,多年来,无论是基础设施建设,还是规划建新村,村里都坚持大树不砍、河塘不填、农房依地形分布。
2009年以来,安吉以标准化为要求,编制了涵盖农村卫生保洁、园林绿化等在内的36项长效管理标准,还专门成立风貌管控办,保护好农村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2015年,安吉美丽乡村建设办法被写入国家标准。
长效管理城乡并进的实践,在安吉各地生动演绎。不久前,面对村里污水设施养护和绿化、道路、工程管理精细化等新要求,天荒坪镇大溪村将违法建筑监督、公共设施管理等事务交给了物业管理公司。运行一段时间来,村庄环境更加生态宜居、干群关系越发和谐融洽。截至今年5月,安吉90%的村庄引入物业管理。实践不断深化,安吉美丽乡村建设标准从36项增加到45项。
二、生态红利催生美丽经济
在不断改善人居环境的同时,美丽经济成为安吉乡村发展的一条主脉络。按照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游则游、宜居则居、宜文则文的原则,安吉充分挖掘生态、区位、资源等优势,为187个村庄设计了“一村一品,一村一业”的发展方案,着力培育特色经济。
有着4万余亩白茶的溪龙乡黄杜村,一片片茶园,如同舒缓的音符,令人心旷神怡。茶产业是全村的主要收入来源,村民对孕育茶叶的山水格外爱惜,容不得一点污染。因为花大力气保护生态,村里始终山清水秀,产出的白茶品质极高。2017年,黄杜村茶叶产值突破4亿元,人均年收入超过3.6万元。在安吉,17万亩白茶园串起1.5万余户种植户,为农民年人均创收5800元。越来越多村庄成为农民绿色生态的幸福家园,安吉人逐渐领略到一种全新的发展境界:一二三产融合的生态经济形态。
一根竹子证明三产融合的价值。近年来,通过科技创新、产业融合,安吉的竹产品种类从毛竹、竹笋、凉席发展到地板、家具、饮料等七大系列3000多个品种,带动全县农民平均增收7800元。竹海之间,乡村旅游、养生养老、运动健康、文化创意等各类业态不断涌现,吸引上海、杭州等地游客蜂拥而至。截至2017年底,安吉接待游客2200万人次,总收入达280亿元,农民年人均纯收入近2.8万元,村均集体经营性收入突破100万元。
美丽生态与美丽经济共生,这两年,大量外地人到安吉创业就业,曾经外出工作或求学的安吉人也纷纷返乡,其中还包括近40位“国千”“省千”人才;原先投向城市的资本,开始青睐乡村。到去年底,仅29个安吉县级美丽乡村精品示范村,就吸引工商资本达115亿元。
今年4月,安吉人在总结多年美丽经济发展经验的基础上,开始探索乡村经营发展模式。鲁家村、三山村等15个村庄被列入首批创建试点,推动乡村旅游、电子商务等特色产业向规模化方向发展,培育出乡村共享经济、创意农业、特色文化等新业态,促进三产深度融合。
三、生态自觉带来美丽生活
自2004年3月25日启动全国第一个“生态日”以来,“生态日”已成为安吉的一项重要活动。每年“生态日”,安吉所有的村庄都会开设生态讲座、普及生态知识;青少年用废弃物制成环保服装,走上生态广场进行表演;10万名群众巡查河道、美化环境……人们在享受绿色发展成果的同时,积极投身生态文明建设,形成绿色生活方式。
这些年,从倡导节水节电节材、垃圾分类投放等日常行为入手,安吉逐步构建起生活方式绿色化宣传联动机制,设立县、乡、村三级“两山”讲习所。随着绿色出行、绿色消费等环保公益行动相继开展,绿色家庭、健康家庭等创建活动深入推进,绿色生活蔚然成风。
绿色融入乡村生活的方方面面,改变着村民的行为习惯,也推动了乡风文明和乡村善治。2017年以来,孝丰镇城东社区徐家岭自然村取消了早晚两次的物业保洁,公共垃圾桶消失了,代之以定点投放、定时收集、资源化处理的操作方式,让村里的垃圾不落地。眼下,安吉已有超过60%的村庄实现了垃圾不落地。
中金普华产业研究院观点:2017年,安吉提出建设中国最美县域,打造美丽乡村升级版,建设体系再完善、标准再提档、水平再提升。在全域规划上,调整完善生态人居、生态城市、生态文化等6个专项规划,形成从指标到空间、从用地到景观整体衔接的美丽乡村、生态文明建设工作规划体系。同时,创新体制机制,建立农业农村、建设、文化等部门与乡镇联合办公、一线办公机制,统筹投向农村的各级各类政府资源和社会资本,为全域打造大花园、多村联创大景区创造了机会。
免责声明:
1、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金普华产业研究院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