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疫苗监管工作,拟对疫苗管理单独立法
为了进一步让广大家长对疫苗放心,保障每一个孩子的健康,进一步提高疫苗管理措施的权威性和稳定性。疫苗管理法草案23日首次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审议。草案就疫苗管理单独立法,突出疫苗管理特点,强化疫苗的风险管理、全程控制、严格监管和社会共治,切实保证疫苗安全、有效和规范接种。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疫苗监管工作,要求加快完善疫苗药品监管长效机制。疫苗管理单独立法,有利于进一步提高疫苗管理措施的权威性和稳定性。
国家药监局政策法规司有关负责人介绍,2005年国务院出台了《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并于2016年进行了修订。此次提交审议的疫苗管理法草案,对疫苗研制、生产、流通、预防接种、补偿、赔偿等以法律形式进行明确规定,有利于建立系统的、全链条的疫苗管理制度。
这位负责人说,草案坚持疫苗的战略性和公益性,将预防重大疾病疫苗的研制、生产和储备纳入国家战略。如提出国家制定疫苗行业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鼓励生产的规模化、集约化;建立部门协调机制,统筹协调疫苗安全监管工作;进一步加强国家免疫规划制度,明确实行异常反应无过错补偿机制。
为体现最严格监管,草案提出,国家对疫苗生产实行严于一般药品生产的准入制度。要求疫苗一般不得委托生产,要求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以及其他关键岗位人员具有良好信用记录,有相应的专业背景、从业经历。实行疫苗批签发制度、疫苗责任强制保险。此外,还规定疫苗的临床试验应当由三级医疗机构或者省级以上疾控机构实施或者组织实施。
对疫苗研制、生产、流通、预防接种全过程,草案有关条款明确落实各方责任。国家实行疫苗全程信息化追溯制度,对上市疫苗开展质量跟踪分析;在流通环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组织将疫苗配送至接种单位,其他单位或个人不得向接种单位供应疫苗。
草案明晰监管责任,强化监管能力建设,严厉打击违法行为。要求药品监管部门和卫生行政部门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实行疫苗安全信息统一公布制度;建设国家和省两级职业化、专业化检查员队伍;强化对监管部门和地方政府责任追究,体现疫苗违法行为从重处罚的原则。
宝宝接种疫苗注意事项
1、感冒发烧不可以接种,孩子感冒发烧流鼻涕是比较常见的病症,但是这一阶段的孩子是不需要接种疫苗的,以免接种后体温升高,从而加重病情。
2、有不良反应不可再次接种,孩子接种疫苗后,出现呕吐,腹泻等现象,就不适宜打预防针了,避免对孩子的健康造成危险。
3、患有传染疾病时不接种疫苗,孩子患有疾病,或者身体正在恢复时期,最好不要接种疫苗,以免造成不良反应,预防孩子病情加重。
4、孩子身体属于过敏体质需要询问后在接种,孩子和孩子的体质不同,有些孩子对于食物过敏,所以在接种疫苗时要和医生讲明,然后判断是否可以接种。
5、腹泻时不可以打疫苗,父母陪伴孩子的时间最长,了解孩子的饮食起居,和生活中的排便次数,如有发现孩子大便增多,即可以延时接种疫苗,等到孩子身体恢复良好在进行接种。
6、服用药物时不可接种疫苗,药物的属性和疫苗结合后,产生的不明药效有可能危害孩子健康,所以孩子在服药期间不可以接种疫苗。
免责声明:
1、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金普华产业研究院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