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渝中高品质高质量发展文化旅游业
渝中,作为重庆的“母城”,拥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是全国十大全域旅游目的地之一。这里积淀了巴渝文化、抗战文化;浓缩了“山城”“江城”“不夜城”的精华,更集结了高端品牌、时尚酷玩、网红交通等都市旅游元素,旅游资源禀赋良好,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旅游。据统计,全区共有A级景区13个,其中4A级景区9个,单位面积A级景区密度居全市之最;拥有旅行社190家,占全市30.1%,其中,出境旅行社32家,占全市38.1%;拥有宾馆饭店达800多家。2017年,全区接待游客达到5486.2万人次,同比增长15.2%;实现旅游收入318.9亿元,同比增长17.1%。
一、打好“文化牌”提升旅游品质 让游客听了就想来
众所周知,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文化和旅游有着天然的亲和力,高品质高质量发展文化旅游业,必须打好文化牌。据介绍,围绕做精“文化游”品牌,渝中将坚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原则、“母城”文化开发原则、文化保护利用原则,在挖掘“母城”文化内涵、推进文商旅城示范项目建设、推进融合跨界产品开发等方面精准发力,切实提升文化气质对游客的吸引力。
在挖掘“母城”文化内涵方面,将强化历史文化研究,成立文商旅城企业发展战略联盟,探索设立文商旅城融合发展基金,深挖历史文脉,力争用一年时间,促成巴县衙门、古城墙遗址等一批文物古迹建成开放,为蜀绣、烙画、古琴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搭建起技艺展示、产品销售的平台。在大力实施“解读”工程方面,将充分利用各级媒体平台、民间故事会、微宣讲等形式,将巴渝英魂、抗战名流的动人事迹和一街一巷、一草一木的背后故事,讲出来、传出去。
在大力推进文商旅城示范项目建设方面,将按照“形象好、功能齐、生活美”的要求,加快推进、精致建设传统风貌区、山城老街区、特色老社区,预计到2020年,建成十八梯、湖广会馆、白象街等10个传统风貌区和鲁祖庙、戴家巷、三层马路等10个山城老街区,实现文物修缮率、利用率达100%,规模以上文化旅游企业超过260家,切实让文商旅城融合发展成为渝中区支柱产业。
在大力推进融合跨界产品开发方面,将鼓励支持有条件的餐饮企业、酒店、商场进行文化主题改造;鼓励文化创意企业借鉴故宫文创、南京文创经验,设计开发具有浓厚重庆特色的旅游纪念品和生活用品;推介国泰艺术中心等具有一定品牌影响力的演出场所,增强湖广会馆、巴渝剧场等旅游驻场演出品质和吸引力,集中推出“必吃”“必住”“必玩”“必购”“必看”等文商旅融合体验项目。
二、打好“山水牌”做靓旅游品牌 让游客来了不想走
渝中半岛依山而建,最高处鹅岭海拔394米,与最低处的沙嘴相差227米,由此形成独具特色的“山是一座城,城是一座山”的壮观景象。此外,渝中半岛三面环水,奔流的嘉陵江和长江在朝天门相拥交汇,山水旅游资源得天独厚。
围绕做靓“山水游”品牌,渝中区将立足山水城桥禀赋,彰显“山城”“江城”“不夜城”的独特魅力,打造“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旅游景区景点,推出万里长江第一索、重庆旅游第一站等特色鲜明、叫得响亮的旅游品牌。
具体来看,渝中区将充分利用半岛得天独厚的立体景观资源,强化对山系、水系、绿系的保护和开发利用,精心雕琢山城特色风貌,精致打造滨水岸线景观,精品活化观光休闲功能,统筹布局旅游巴士、轻轨、扶梯、索道、骑行慢行系统等交通组织形式,整体推进半岛观光游、山城徒步游、滨江亲水游。
依托“夜游两江”品牌特色,渝中区将探索建立跨区域协作机制,协同推进“夜游两江”向磁器口、九龙半岛延伸,扮靓重点片区、重点楼宇、重点路桥夜景灯饰,提高两江游影响力和知名度。与此同时,还将充分利用长滨路、嘉滨路沿线重点片区、重点楼宇、重点路桥、两江游船、长江索道等夜景灯饰,力争把山城夜景、两江游整体打造为世界级夜景名片。
三、打好“都市牌”优化旅游体验 让游客走了还想来
得益于自然的馈赠、历史的积淀和人文的荟萃,渝中历来是人们心中“诗和远方”的所在,一批又一批的游客慕名而来,希望得到审美上、心灵上、精神上的多重享受。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围绕做活“都市游”品牌,渝中将聚焦旅游全产业链,着力推进解放碑、下半城、化龙桥、大坪四大特色旅游消费区建设以及智慧城市、旅游交通、标识标牌建设和厕所革命,让游客吃得安心,住得舒心,玩得开心。
为建成一流的旅游基础设施,渝中将完善“快进慢游”的全域化旅游交通网络,打造山城步道、滨江步道、电梯扶梯等慢行交通设施,加快李子坝、湖广会馆、洪崖洞周边地区停车场建设。深入开展“厕所革命”,探索完善旅游厕所电子地图,确保建得足、管得好、找得到。完善标志标牌、公共休息、观景等设施,让游客少问路、少跑腿,有处歇脚、有处拍照。
为实现一流的智慧旅游服务,渝中将加快全域旅游大数据中心及应用系统建设,大力推进全域A级景区免费Wi-Fi全覆盖,在热点景区完善智能导游、电子讲解、触摸查询等智能旅游服务设施,在主要旅游消费场所,增强在线预订、网上支付、停车导航、促销推送等旅游服务。同时,还将探索构建渝中旅游新媒体平台矩阵,丰富旅游攻略、导游导览、路线安排、天气查询等信息,为游客提供全面、准确、及时的公共旅游信息服务。
为打造一流的旅游市场秩序,渝中将继续抓好对“一日游”“两江游”“三峡游”“出境游”乱象的整治,发挥好旅游警察、旅游工商、旅游监察执法队的功能,压紧压实旅游安全生产责任,完善景区突发事件、高峰期大客流应对处置等预案,为旅游企业和广大游客创造更高质量的旅游经营和消费环境。
与此同时,渝中区还将在整合传统商圈资源基础上,进一步挖掘消费潜力,创新发展综合性、体验式、多样化、个性化消费业态,吸引高端商务、时尚购物、亲子休闲、美食体验等不同主题旅游消费,争取吸引过夜游客突破一千万人次。
中金普华产业研究院观点:
未来,渝中区将秉持“文化引领、商业支撑、旅游带动、产城融合”文商旅城融合发展原则,通过高品质高质量发展文化旅游产业进一步增强渝中魅力、活力和核心竞争力,力争到2020年,实现“挖掘保护利用好母城文化资源,打造一批文化旅游重点项目,推出一批‘叫得响、看得见’的特色品牌,培育一批创新驱动力强的龙头企业;文化产业规模以上文化企业年营收增幅达到20%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8%左右,旅游综合收入年均增长15%以上”的目标。
免责声明:
1、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金普华产业研究院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