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旅游开发公司黄河文化生态旅游区可行性研究报告
项目概况:
黄河流经九省,市作为黄河唯一入海口,形成了典型的年代新、分布面积广、生物多样性好、人为干预度低的海陆过渡带湿地,是东北亚和太平洋地区候鸟迁徙的重要中转站,生态旅游资源丰富并有很高观赏价值。2009年12月,国务院批复《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以此为起点,黄河三角洲地区的发展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成为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业在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产业体系中具有突出地位。依托黄河入海口、黄河水城、石油城、孙子故园、武圣故里等一大批独具特色的自然和历史文化旅游资源,黄河三角洲旅游框架已初步形成。
作为山东推进“一体两翼”及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开发建设的主战场,加快改变旅游业发展在山东的落后地位十分迫切。市旅游开发有限公司为贯彻《市全域旅游发展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17-2019)》文件精神,以黄河入海口为背景,在保护好原有湿地自然景观的前提下,为目标游客量身定制黄河文化生态旅游区项目,不仅为黄河入海的自然风景增加了一个亮点,也为打造了一个形象标志、核心灵魂。更为华夏子孙感恩母亲河的哺育有了一个崇拜场所,同时也为山东的“一山一水一圣人”中的“母亲河水文化”填补了形象上的空白。
黄河文化生态旅游区以厚重的黄河文化为载体,“奇特新”自然景观为主线,挖掘黄河文化内涵,凝练黄河文化精神,将文化与游乐项目有机结合,以文化吸引旅游,以旅游推动文化发展为根本出发点,致力于打造地区首个主题型文化旅游乐园,项目将成为文化重要的展示窗口,也将成为文化旅游走向世界的重要载体,项目建设有利于促进市经济发展,增加税收,带动就业,转变经济结构,促进市产业体系建设;未来,项目致力于打造成为中国最著名的黄河文化生态旅游区,塑造成为“好客山东”文化旅游的又一亮点,同时力争将项目打造成为国家级5A旅游景区,成为国内外游客人人向往的文化旅游胜地,打造市文化旅游城市国际名片。
本项目按照“总体规划、分期建设、滚动发展”进行统筹规划。分期建设,滚动有序发展,可操作性强。总体建设期限从2017年组织立项审批后2年内竣工验收投入使用。
建设规划
黄河文化生态旅游区建设用地总数约X亩,旅游用地总数约10000亩,预留用地总数约X亩,其中建设用地整体布局分四个区域:黄河文化板块、 旅游板块、 X基地 X板块、黄河X乐园板块、X教育基地、黄河X等板块,依据黄河为纽带,打造山东“一山一水一圣人”旅游大格局。
(1)黄河文化生态旅游区将吸引大量对黄河文化及奇特新自然景观感兴趣的海内外游客,将把黄河深厚的历史文化、潜在的文化影响力转变为现实的城市竞争力,把丰富的文化资源转变为现实生产力,把文化沉淀转变成经济效益,带动全市文化产业的发展。黄河文化生态旅游区的建立也将是旅游业发展的需要、是弘扬黄河文化的需要。黄河文化生态旅游区的建立,必将为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成为生态特区对外形象的一个重要窗口。
(2)按照GDP与投资的关系,投资对GDP带动效应全国近几年保持在30%左右,即本项目投资预计能为GDP贡献300000*30%=90000万元,按2.5年期计算,每年将带动GDP增长36000.00万元,其投资带动效应显著。投资带动效应的计算还不包括后续追加投资与区域扩散效应的影响,如果考虑这两个因素,其带动效应至少要放大一倍。
本项目正常运营后,每年可实现营业收入425000.00万元,预计每年将为政府提供稳定的税源,增加各种增值税,所得税等85319.62万元。
1、《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2、《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年修正);
3、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国发[2009]41号);
4、《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意见》(国办发[2005]18号);
5、国家旅游局《旅游发展规划管理暂行办法》;
6、国家旅游局《旅游规划通知》;
7、《旅游区(点)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GBT17775-2003);
8、《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9、《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旅游业的实施意见》;
10、《山东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10-2030)》;
11、《山东省旅游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12、《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13、《市旅游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
14、《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
15、《黄河口生态旅游区总体规划》;
16、国家发改委、建设部联合颁发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
17、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试用版)》;
18、和项目单位签订的工程咨询协议;
19、国家有关标准、规划和技术规程;
20、委托方提供的资料和相关技术文件。
科学技术进步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直接导致生活时间分配结构的变化,主要是劳动时间的减少,闲暇时间的增加。因为休闲消费不仅仅是物质产品和服务产品的消费,同时也包括时间消费。换句话说,消费需要时间。按照现行的节假日制度,我国国民的年节假休息日为115天,再加上带薪休假,总休息时间已经超过三分之一。休闲时间的大幅度增加,是休闲经济发展的条件之一。
近年来的时间分配调查显示,城市居民的休闲时间已经超过劳动时间,休闲与劳动在时间上的比例分配,揭示了人类自身需求发展的内在规律,表明城市居民生活的轴心发生了变化,由过去的以劳动为生活轴心转向以休闲为生活轴心,休闲已经成为人类的生活方式,这是人类生活方式发生的革命性变化。伴随着劳动效率的提高,国民收入和用于消费的休闲时间的不断增加,国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不断改善。从消费角度讲,“有钱有闲”是休闲社会的重要标志。
《黄河文化生态旅游区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
目录
1项目总论6
1.1项目背景6
1.2项目组织发起单位概述7
1.2.1山东省X产业协会7
1.2.2山东省X商会7
1.3项目概述8
1.3.1 项目简介8
1.3.2 建设地点8
1.3.3 项目定位及规划9
1.3.4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11
1.3.5经济评价12
1.3.6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12
1.4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说明13
1.4.1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13
1.4.2 项目的主要研究内容14
1.5项目初步研究结论及建议15
1.5.1项目研究结论15
1.5.2项目研究建议16
2.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可行性分析17
2.1项目建设背景17
2.1.1经济背景—国民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提高,为休闲旅游创造了需求空间17
2.1.2社会背景--国民生活轴心由劳动转向休闲18
2.1.3产业背景—旅游产业前景广阔18
2.1.4战略背景--得天独厚的国家战略支撑机遇19
2.1.5政策背景--国家规划及相关产业政策支持旅游服务产业发展19
2.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及意义22
2.2.1 项目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22
2.2.2有利于顺应市场发展需求22
2.2.3是完善区域旅游服务体系提升旅游服务产业综合实力,为旅游产业集群做出贡献的需要22
2.2.4服务国家战略的需要22
2.2.5有利于发展壮大市第三产业23
2.2.6有利于缓解社会就业压力23
2.3 项目建设的可行性24
2.3.1 省市各级政府十分关注黄河三角洲旅游发展,项目拥有良好的政策环境24
2.3.2 依托黄河三角洲旅游区,拥有坚实的客源基础和广阔的潜力市场24
2.3.3项目建设单位开发旅游项目的经验和资金充足24
3.市场调查与分析25
3.1我国旅游市场分析25
3.1.1中国旅游市场总收入稳步提升25
3.1.2中国旅游市场消费大众化,国内游、出境游人次均稳步增长25
3.1.3我国旅游投资持续加码,已成为我国经济增长新引擎26
3.1.4政府政策接连不断,行业监管力度空前,促进旅游行业健康发展27
3.1.5政府投资逆势而上,大力支持旅游行业28
3.2项目市场需求分析29
3.2.1市旅游产业规模29
3.3.2 市旅游市场分析30
3.3黄河文化生态旅游区游客量预测32
3.3.1现有旅游发展现状32
3.3.2黄河文化生态旅游区游客总量预测33
3.3.3黄河文化生态旅游区细分类型游客量预测34
3.4研究结论35
4项目建设区位分析36
4.1建设区位36
4.1.1项目建设区位简介36
4.1.2区位分析36
4.1.3交通分析39
4.1.4发展概况41
4.2项目建设条件分析42
4.2.1 道路交通条件42
4.2.2用地条件43
4.2.3周边环境43
5.项目规划方案44
5.1规划依据及原则44
5.1.1规划依据44
5.1.2规划原则45
5.2功能定位与发展规模45
5.3功能分区及建设内容分析46
5.3.1项目总体规划46
5.3.2黄河文化板块47
5.3.3X板块53
5.3.4X基地X板块55
5.3.5黄河X乐园板块56
5.3.6青少年X基地60
5.3.7配套设施61
5.3.7通道规划64
5.3.8公共服务设施规划65
5.3.9绿地系统规划66
5.3.10景观系统规划66
5.4.1智能工程67
5.4.2智慧景区规划思路68
5.4.3智慧景区规划内容68
5.4.4智慧景区建设意义71
6防灾规划72
6.1灾害概况72
6.2防灾策略73
6.2.1防灾规划73
6.2.2防灾策略74
6.3地质灾害防治75
6.4消防安全76
6.4.1 消防措施76
6.4.2消防管理制度76
7节能分析77
7.1用能标准及规范77
7.1.1节能的法规、国家和山东省的政策规定77
7.1.2节能标准和节能设计规范77
7.1.3节能原则78
7.2节能措施和节能效果分析78
7.2.1主要障碍分析78
7.2.2节能措施78
7.2.3管理节能83
8环境影响评价84
8.1编制依据84
8.2环境保护84
8.2.1 环境保护建设84
8.2.2环境治理措施84
8.2.3消落带治理85
8.3环境影响评价85
8.3.1防治措施的合理性85
8.3.2环境影响评价86
9项目实施方案及招投标87
9.1机构设置及职责87
9.1.1设置原则87
9.1.2组织机构87
9.1.3劳动定员87
9.1.4人员培训88
9.2项目招标投标管理88
9.2.1编制依据88
9.2.2招标应遵循的原则89
9.2.3项目招标范围及招标组织形式89
9.2.4投标、开标、评标和中标程序89
9.2.5评标委员会的人员组成和资格要求90
9.2.6评标要点90
10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92
10.1总投资估算及资金使用计划92
10.1.1投资估算依据92
10.1.2总投资估算92
10.1.3资金使用计划93
10.2资金筹措方案93
11财务效益分析94
11.1评价说明94
11.2财务效益与费用估算94
11.2.1销售收入及其税费计算94
11.2.2总成本费用95
11.2.3项目年效益95
11.2.4项目投资盈利能力95
11.3不确定性分析96
11.3.1盈亏平衡分析(BEP)96
11.3.2敏感性分析97
11.4财务评价结论97
12项目综合效益分析98
12.1项目对GDP、产值和税收的经济效益98
12.2对就业的收益98
12.3对产业结构的影响98
13财务附表100
附表一:总成本估算表100
附表二:损益估算表101
附表三:财务现金流量表102
附表四: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及递延资产摊销费计算表103
附表五: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表104
附表六:流动资金估算表105
附表七:资金来源及运营估算表106
附表八:项目资产负债表(万元)108
免责声明:
1、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金普华产业研究院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