殡葬服务业可行性研究报告案例
前言
“生老病死,乃人之常情”作为人类发展的自然规律,殡葬一个人们亘古不变的古老话题,理应更备受尊重。
殡葬文化的形成,来自灵魂不死的信仰,这个信仰将我们与前世和未来相联系,将今生的财富和未来的地位直接挂钩。帝王在意权力和部族信仰,普通民众们在意福报和泽被子孙。于是,从王侯将相开始,不断修坟,认为坟墓越大越牛逼,部族越繁荣,子孙越多福报,来生重归统治阶层的概率越大。
对于平民而言,只能在殡葬礼仪上多讲究一下。中华丧葬文化因民族观念、宗教信仰、地理环境的差异而千姿百态。旧时丧葬通常有沐浴更寿衣、上厅、报庙、发讣告、置灵堂、成服赐杖、接棺、入殓、吊祭、守灵、出殡、安葬、回灵、超度、升龛等环节。安葬死者的形式就更多了,如土葬、崖葬、沙葬、野葬、丛葬、合葬、火葬、水葬、天葬、树葬、塔葬、衣冠葬等。
当然,时代在变。殡葬业虽然最传统,披麻戴孝、扬幡招魂、念经超度、烧纸钱等带有浓厚封建迷信色彩的礼仪形式,部分地区至今还在沿用,但整个消费也是随着时代的变化在快速升级。唯一不变的,是几千年农业社会遗留下的厚葬观念,无论什么形式,隆重、花费高,才能代表对逝者的缅怀和尊敬。
从新中国成立到现在,殡葬事业的发展已有60多年的历史。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长、年龄结构的变化、自愿的锐尖和环境的恶化,人们对殡葬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倡导“地毯祭祀”、“绿色殡葬”、“忠孝感恩”、“倡导和谐”成为中国殡葬业发展的新方向。
但是在国内目前很多地区对殡葬行业还存在很大一部分误解,例如一些农村至今还保留“土葬”习俗,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越来越不断完善与提高,国内目前一些殡仪产业正在不断扩大,大力倡导“火葬”逐渐代替“土葬”文明治丧。
而此项目专门研究针对由xxx公司在xxx地实施的新建殡仪馆落地计划的可行性进行分析。
第一章 总论
1.1项目概述
1.1.1项目名称
xxxx殡仪馆建设项目
1.1.2项目建设地点
xxxxxxxxxxxxxxxxxxxxxx
1.1.3项目建设单位、所有制形式
项目建设单位:xxxxxxxxxxxxx
所有制形式:行政
1.1.4项目建设性质
新建
1.1.5项目建设期
一年
1.1.6建设规模及内容
1.1.7项目总投资及资金筹措方案
(一)项目总费用:1506.79万元
1、建设费用:1363.33万元
2、其他费用:88.58万元
3、固定资产投资:1451.91万元
4、基本预备费:54.88万元
(二)资金筹措方案:申请上级专项资金1506.79,占总投资的100%。
1.2项目建设单位概况
xxxxxxxxxxxx成立于1981年,是县人民政府主管社会行政事务的职能部门,现有在职干部职工64人。xxxxxxxxxxxx内设9个课时:办公室、财务室、救灾救济办、社会福利事务办、优抚安置、双拥办、区划地名办、城乡低保办、老龄办,xxxxxxxxxxxxxx主要负责xxxxxxxxxxxxxx的救灾救济、五保、孤儿供养、城乡低保、优抚安置、基层政权建设、老龄工作、民间组织管理、区划地名、救灾募捐、婚姻登记、收养登记、来信来访等工作。
1.3可行性研究依据和范围
1.3.1研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2.《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事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
4.国务院《殡葬管理条例》
5.《殡仪馆建筑设计规范》JGJ 124-99
6.《xxxxxxxxx民政事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
7.委托单位提供的相关资料
8.项目建设单位可行性研究委托书。
1.3.2研究范围
根据国家对基本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的内容和深度要求,重点研究以下内容:
1.分析研究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2.项目建设的资源、环境、社会和实施配套条件;
3.确定项目建设内容、建设规模和实施方案;
4.估算项目建设投资和安排资金使用计划;
1.4技术经济指标
项目背景与可行性和必要性
2.1项目建设背景
生老病死是人类发展的自然规律,殡葬是一个古老的话题。而殡仪馆是为了全社会服务的窗口,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阵地。使人们在殡仪活动中的悲伤得到慰籍、情感的得以抒发、哀思有所寄托,倡导文明、健康、进步的殡仪活动,祈祷移风易俗的引导合理消费的作用,同时对集约、节约用地和保护生态环境等具有重要实现意义。
某某市殡仪馆属某某市民政局直属差额事业单位,是某某市城区唯一的殡葬改革管理单位,抵触某某区南端。始建于1975年,原名某某市火化场,2005年上划某某市,更名为某某市殡仪馆,内设有办公室、业务室、车队、火化车间、后勤、利益、骨灰寄存室七个二级机构。以“实践三个为代表,争创一流殡仪馆”为目标,坚持“丧属至上,服务第一”的宗旨;承担着某某及周边地区死亡人员遗体的火化任务。该殡仪馆现有大小告别厅两个,骨灰存放楼一座,平房两处,火化机三台,骨灰整理机一台,冷藏柜两台,运尸车两台;设施简陋、设备陈旧、功能不全、排放不达标、无发展空间。通过各项切实可行的举措,提高了服务质量和水平,服务更加贴近群众,贴近社会,但在发展过程中,仍然跟不上行业发展、社会治丧合殡葬改革的需求。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殡葬改革的不断深入开展,人民群众对殡葬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某某市殡葬设施滞后,低于环境狭小,严重制约了某某市殡葬改革的发展。为了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在某某市某某区某某镇某某村拟迁建新殡仪馆。一方面要大幅度服提高火化率,响应国家殡葬改革号召,推进政策落实,大力倡导火葬,改革土葬,文明治丧。另一方面为了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落实市人大代,政协委员的建议和提案。市委、市政府领导对此项目高度重视,因此迁建一处满足现代殡葬服务需求的殡仪馆势在必行。
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一)项目建设是殡葬行业发展、社会进步的必然趋势。
中国殡葬协会专家委员、江西大学哲学教授郑小江认为:殡葬业不单单是社会公益事业合公共服务业,不是简单烧死人埋死人的,而是生命传承的事业,是下一代人传承上一代的血缘生命、人际关系、社会生命合精神生命。搞殡、搞葬、搞祭都是为了精神传承、传统忠孝、感恩文化。殡仪馆是生命文化的传承师。国外将殡葬行业列为服务行业的范畴,从服务理念,服务要求,服务规范,服务水准都已达到一定的水平。国外现在殡葬发展首先表现出的是“绿色殡葬”概念的流行以及由此产生的一系列“绿色效应”;同时注重文化再造,体现传承与创新并重的和谐殡葬文化国外殡葬发展的核心在服务创新,积极把科技与殡葬融合,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研制出新型的殡葬服务产品。随着社会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的殡葬业已经有了较大的变化和发展,特别是北京、上海、南京等地区有了较大的发展,一些地区投资建造了规模和档次较高的殡仪馆。而我市殡葬业设施条件影响发展缓慢,亟待创新。
(二)项目建设是促进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殡仪馆作为政府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仅担负在殡葬改革的重要使命,也承担着解决困难群体“死无所葬”的重任,在为丧户 提供运尸、火化、骨灰存储等基本需求的同时,还承担着政府指令性 任务和突发事件、无名遗体的处理工作。殡葬事业与人民群众切身利 益密切相关,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
据权威部门统计,截止2012年年底,某某市常住人口为328.6793 万人,其中市城区人口约64.5万人,按自然死亡率6.0%。计算,每年 死亡人口约有3870人,按目前火化率46%计算(现处于增长状态,5〜 10内年可达到60%以上),每年火化遗体可达1780具,还不包括城 区周边农村人口。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太原某某同城化的发展,人口规模持续增长,老龄化程度日益加剧,火化率不断提高,年火化 遗体数量将逐年增加。现有的某某市殡仪馆,是某某市城区唯一的一所公益性殡葬服务单位。由于占地面积小,设施设备差,骨灰存放也趋于饱和,无法满足人民群众的丧葬需求和城市发展要求。
(三)项目建设是完善殡葬服务环境,改善殡葬管理体制的需要
殡仪馆是个特殊的服务单位,面向的是刚刚失去亲人的逝者家属,服务质量的高低与对生命的尊重相关联。改善殡仪馆服务环境, 努力营造移风从俗、崇尚文明的社会氛网,是本项目建设的立足点; 提倡更有效、更细心、更温馨的服务是项目建设的生命力。该项目的 建设,从设施、设茶、员丁素质、管理制度乃至地理位置、自然环境、 服务水平、服务价格等因素综合考虑,不仅完善了殡葬行业的服务环 境,而11可大力提高殡仪服务的水平,推进殡葬改革进程。
随着某某市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经济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城市品位欲断提升、城乡居比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殡葬政策不断落实,人们对殡葬服务有了史高的要求。国内谷大中城市现在都把殡葬 建设作为建设新型城市的一项大事,生态化、公园化、高品质服务建 设理念匕经越来越被人们所接受和重视,同时也是建设和谐社会,发扬忠孝传统,感恩先辈等方法最直接的体现。
(四)项目建设是当地“两个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殡仪馆是为全社会服务的一个部门,是社会进步的产物,是随着 生产力发嵌而发展的。殡仪馆在我国又是殡葬改革的载体,是社会主 义精神文明的一个阵地,起到移风秘俗,升华人们的思想的作用,使整个丧葬过程成为文明、健康、进步的活动,响应国家政策,倡导“低碳祭祀”、“绿色殡葬”,节约土地、保护环境。
项目建设有利于破除落后的传统习俗,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由于 我国封建社会历史漫长,殡葬陈规陋习至今尚米根除。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面临着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加之有些地方思想工作的薄弱,精神文明建设“一手软”现实情况的存在;导致当前殡葬活动中 一系列问题的滋生和蔓延。大力推进殡莽改革,破除丧葬陈规陋习, 对变革殡葬观念、破除封建迷信、树立殡葬新风,推动社会的文明进步都具有重要意义。
2.3项目可行性
某某市殡仪馆的建立既顺利推进某某市现代殡葬改革,响应国家政策,节约土地,推进城市生态闶林化建设,顺应了中国殡葬业“低碳祭祀”、“绿色殡葬”的发展趋势,同时达到生者对死者寄予哀思的目的。
某某市殡仪馆的建立是对我国“入土为安、慎重追远”的殡葬传 统文化的正确引导,对城市节约土地以及城市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 意义。通过殡仪馆的生态化建设,体现出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的生态理念,满足人们的纪念需求。
某某市殡仪馆的建立促进社会经济又快又好发展,响应国家政策,顺应民意,符合传统民俗;促进某某市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完整案例请咨询客服
免责声明:
1、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金普华产业研究院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