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无人零售市场交易规模保守估计将接近200亿元

小小的一个货架,不需要太多成本,就能快速切入到零售市场。自2015年横空出世以来,无人货架便大受追捧。伴随着越烧越旺的“共享经济”和“新零售”之火,无人货架已然成了各路资本的新宠。6月29日消息,无人货架运营商“考拉便利”完成A1轮融资,本轮融资由晨山资本和DCM领投,启赋资本、壹号资本、中通快递、冯仑跟投。
去年11月,团队获得了金沙江创投的天使轮融资。高沣资本全程担任独家 FA。据了解,两轮融资金额共 1 亿元人民币。
作为一个无人零售入局者,考拉便利的特别之处他们希望做的是广告生意:将办公室封闭场景下获取到的流量向写字楼周边的本地商家处“向下导流”,获得变现。
除此以外,考拉便利不触碰供应链,将货架交给“本地运营者”。在这个环节当中,考拉充当的是一个“二房东”的角色,在获取长尾场景后,交由楼下的便利店来运营,包括货架上的产品以及日常的补货等。考拉方面只收取“场地运营”承包费用。
据了解,目前考拉便利已经铺设了8000个货架,包括鲜食服务在内,已经入驻500栋优质写字楼、覆盖近5万家企业。
对于办公室场景的价值挖掘上,考拉便利提供了两个产品线:一类为饮料零食,其形态为无人货架,一类为拼团模式下的鲜食服务。前者提供高频消费场景来获取流量,后者则是通过提供午餐和下午茶服务来完成拉新和提升用户粘性。
至于行业内所关心的货损率,则低于 5%,原因在于,区别于货架运维人员,在“承包模式”下,货架的货损直接和便利店店主利益挂钩,当发现货损时,他们会主动寻求解决方案,此外,在入驻企业时,考拉便利也会强调入驻的唯一性。接下来团队也会和物美、全时、罗森以及红旗等品牌便利店合作,进驻企业。
在流量变现环节,通过货架零售和鲜食外送服务完成了拉新和提升活跃后,考拉便利将平台上的流量向写字楼周边的商业服务机构导流,获取广告收益。线下商家为了拉新和复购,会持续投入广告,包括线下地推、口碑优惠券等。
据权威机构预计,2017年无人零售市场交易规模保守估计将接近200亿元,预计2020年将突破650亿,三年复合增长率在50%左右。无人货架未来几年仍然是“发展期”,只要坚持合理的商业逻辑,稳定及快速的发展机会是毋庸置疑的。
免责声明:
1、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金普华产业研究院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