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纤维制品技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项目名称:陶瓷纤维制品技改项目
项目建设性质:改建项目
项目建设期:10个月
项目建设规模及内容
本项目不新建厂房,依托现有厂房构筑物建设。项目总建筑面积约为4,600.00㎡,其中包括主体工程、辅助工程、储运工程、环保工程及其他配套基础设施及公用设施建设。
项目投资估算
项目总投资3,200.0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建设工程费、设备安装调试费、基础设施建设费、工程建设其他费用、预备费)费用合计为3,000.00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93.75%;为流动资金200.00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6.25%。
项目资金来源
本项目总投资资金3,200.00万元人民币,资金来源全部为项目企业自筹资金。
产业政策符合性分析
根据《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本项目不属于其“鼓励类”、“限制类”及“淘汰类”之列,属于允许建设项目,未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淘汰类和限制类的工艺和设备,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已取得建设项目备案证明,项目代码为XXXX-XXXXXX-XX-XX-XXXXXX。
陶瓷纤维行业市场分析
陶瓷纤维行业定义
陶瓷纤维是一种由无机材料制成的高温耐热纤维,通常由氧化铝和硅酸盐等材料组成。陶瓷纤维具有耐高温、耐腐蚀、低热导率等优异性能,并且具有良好的绝缘性能和机械强度。它们通常以细长的纤维形式存在,可被用来制造耐火材料、隔热材料、过滤材料等应用领域。由于其出色的高温性能和化学稳定性,陶瓷纤维广泛应用于冶金、能源、航空航天、建筑等领域。该纤维具有优异的耐火性能,可以在高温环境下保持稳定,并且不易燃烧。此外,陶瓷纤维还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能够抵抗酸碱等侵蚀。因此,陶瓷纤维被广泛应用于耐火隔热材料、高温过滤材料、炉窑衬里等领域。
行业市场规模和增长率分析
根据最新统计数据,我国陶瓷纤维行业在2020年的产量为40万吨,占全球总产量的32%,显示出我国在全球陶瓷纤维生产中的重要地位。在销量方面,以行业销量占比约40%来推算,2020年陶瓷纤维行业的总销量规模大约为62.5万吨,表明市场需求较为旺盛。同时,我国陶瓷纤维的销售额也呈现出稳步增长的趋势,反映出市场的认可和接受程度不断提高。到了2021年,我国陶瓷纤维的产量继续提升,达到了97.1万吨,同比增长7.5%,表明行业发展势头良好。陶瓷纤维产量在无机纤维总产量中的占比为12.96%,进一步凸显了陶瓷纤维在无机纤维领域的重要地位和市场潜力。
陶瓷纤维产品作为高效节能绝热保温材料,具有独特的优势和应用前景。它不仅具备一般纤维的柔软性和可加工性,还具备卓越的耐高温、耐腐蚀和抗氧化性能,克服了传统耐火材料的脆性缺陷。在工业炉窑中,陶瓷纤维炉衬的应用可以带来显著的节能效果,减少能源消耗20%~40%,同时降低炉体自重和钢结构重量,提高设备的效率和可靠性。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陶瓷纤维在高温工业领域的应用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在1000度以下的工业窑炉中,陶瓷纤维的应用已经非常成熟,为各种工业生产环节提供了高效节能的解决方案。以冶金系统为例,陶瓷纤维在耐火、焦化、炼铁、炼钢、轧钢及机修等生产环节的应用已经超过60%,新建间歇式炉大多采用节能型全纤维炉,取代了传统的层铺式纤维炉衬。
此外,含锆陶瓷纤维制品、多晶莫来石纤维和多晶氧化铝纤维等新型产品的批量生产和应用,进一步拓展了陶瓷纤维在高温工业领域的应用范围,满足了1200°C以上高温窑炉的需求。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创新,陶瓷纤维在高温工业中的应用领域将继续得到拓展,为节能减排和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陶瓷纤维在多个领域已得到广泛应用,包括电力、冶金、石化、船舶、交通运输、房屋建筑等。在我国,陶瓷纤维在石化、冶金领域的消费量预计超过50%,显示出这些领域对陶瓷纤维的需求和依赖。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研究的深入,陶瓷纤维的性能优势和应用潜力正在持续挖掘。根据测算,我国陶瓷纤维行业在20年的产量约为90万吨,较10年增长了64%。从10年到20年,陶瓷纤维产量的年复合增长率(CAGR)约为5%,显示出行业的稳定增长和发展态势。
行业重点企业分析
鲁阳节能
公司主要从事陶瓷纤维、可溶纤维、氧化铝纤维以及轻质莫来石砖等耐火保温产品的生产销售、设计施工业务等。除普通陶瓷纤维制品外,可溶纤维产品是一种更健康环保的耐火纤维,目前已在欧美市场得到普遍应用。
公司经过三十余年发展,公司已掌握数百种炉型与炉衬节能耐火技术,在石化、冶金、有色、机械、建材等行业耐材衬里应用、节能保温等领域,具有对应产品、应用技术、施工技术、设计技术、人力资源等储备,积累了丰富的应用技术方案,可为客户提供全面的耐火、保温、防火、节能解决方案和服务。在石化领域,公司积累有5万余台炉的丰富专业设计经验,提供工程化的解决方案,以让石化行业窑炉轻型化、低污染、高效率,减少能源使用和维护成本。
截至22H1,公司陶瓷纤维年产能达50万吨,布局山东、内蒙古、新疆、贵州四大生产基地,销售网络覆盖全国。2017-22H1年公司进入产能扩张期,据公司公告,公司陶瓷纤维产品市占率由2016年的25%提升至2020年约40%。2021年公司陶纤产品销量42.3万吨。
除在高端产品开发上发力外,公司也在生产工艺上不断改进,生产效率持续提升的同时,能耗及人工成本稳步下降。2018-2021年公司陶瓷纤维单吨成本构成中,燃料动力及人工成本合计由1508元/吨下降至1218元/吨,降幅约19%。
免责声明:
1、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金普华产业研究院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